在收藏手表的過程中,我也體會到一件事,就是凡事無須強求,因為你很難知道你心心念念的表何時會出現、買不買得到。


奧美互動關係行銷董事總經理 張志浩X手表

現在回想起來,其實我小時候就滿喜歡表。我還記得國小六年級時,我父親送我一支鐵達時的機械表,這是我生平第一支表,我覺得手表很有趣,想知道表為什麼會自動運轉,就把表拆開來看內部的構造,結果把表弄壞了,我還偷偷拿去表店修理。但我對表的興趣,大概那時候就開始種下了。

不過,以前我買表並沒有想太多,通常覺得好看、好戴就好。一直到了七、八年前,我開始想買好一點的機械表,但當時我喜歡的IWC馬克系列手表要五、六萬元,我捨不得買。後來我太太知道了,剛好我公司有一個案子,抽獎贈品就是IWC的表,公司就訂了十幾支,我太太就偷偷打電話給我下面的承辦人,請他下訂單的時候多買一支。等到我生日那天,拿出來做我的生日禮物,讓我覺得很驚喜。

玩表的人都知道,有了第一支後,就會踏上不歸路。因為太太送的這支表,我逐漸發現表的有趣之處,就開始想買第二支、第三支……,也開始研究表的學問,隨著瞭解愈來愈深入,就這樣一步步踏入手表的世界。


構造經典,百看不膩

後來我才知道,機械表的原理,其實在兩百年前就已經發展出來。像表迷熟知的陀飛輪、萬年曆、計時碼表等複雜功能,都是百年前就已經有了,只是後人再做得更精細、或是材質上再做變化而已。開始瞭解這些事情後,我就覺得機械表實在很厲害,為什麼可以只用一個發條輪,就產生這麼大的力量,去推動裡頭複雜的齒輪結構,並且準確的計時,就會很想知道其中的原理。

對我來說,我喜歡自己去吸收、去瞭解手表的相關知識。我開始玩表後,就訂了很多雜誌來看,也買了一些鐘表拍賣公司的目錄來研究。平常我也很喜歡上網搜尋表的資訊,因為網站上有非常多的東西可以參考。所以我電腦裡頭網路瀏覽器的「我的最愛」,幾乎都是有關表的網站。

我也買了一些拆修表的工具,以前玩表的時候,我會把便宜的表拆開來研究。但現在買的表比較貴,我就不敢拆了,不過我還是會自己清理保養手表,或是換換表帶,讓表看起來有不同的風貌。

平常有空時,我就會用放大鏡來看我的手表,欣賞這些表的設計和結構。像我有一支古董表,每次看到它的指針,我就覺得那個年代的工藝真是沒話說,連指針都是用手工一步步地做出每一個細節,真的非常漂亮。

我以前買表,喜歡買有複雜功能的表,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炫。但後來我漸漸「反璞歸真」,更重視表的內在。例如勞力士(Rolex),並不強調表的複雜功能,而是注重精準、實用,這是勞力士創立以來一貫的宗旨。所以勞力士的設計五、六十年都不變,但表的內部功能則是一直在改進。所以有些台灣人覺得勞力士很「俗」,但其實勞力士每支表的設計、構造都非常經典,令人百看不膩。


收藏靠緣分,強求不來

以前我的表常在轉手,最快曾經買來兩個禮拜就賣掉,也曾經一個月三進三出,所以我前前後後大概玩過上百支表。但後來我覺得有些表雖然有名,但並不符合我個人的需求和興趣,現在我就只鎖定幾個比較喜歡的品牌來研究。

除了去表店看表之外,以前我還常在網路上買賣表,如果有人有興趣,就約在某個地點,比如說像捷運站,然後兩個人交貨、看貨,再去提款機領錢付錢,我常開玩笑說,整個過程好像是在販毒一樣。我還曾跟別人約在桃園交流道交易,因為對方住新竹,所以我們就選在桃園這個中間點交易。不過,後來我覺得網路交易有點麻煩,有時也怕買到狀況不好的表,後來就很少在網路上買賣表了。

雖然以前買賣手表的頻率還滿高的,但現在我要賣表就愈來愈難決定,不知道要賣哪一支,因為留下來的表都已經有感情了,不是有特殊的意義,就是買的時候有很多故事。尤其如果是二手表或古董表,有的表就算去找、去等,也不見得買得到,所以每一支買到的表,其實都是一種緣分。

像我有支勞力士的Daytona表,就是在一個難得的機會下到手的。Daytona是全世界最搶手的表,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,但有一天我去逛表店,正好看到有人進來賣了一支給老闆,等那個人離開表店,我馬上跟老闆說:「老闆,這支給我,我要了。」我後面的人還大呼可惜,說怎麼給你搶走了。像這樣的表,我就捨不得賣,因為我會覺得和這支表有緣,這真的是強求不來。

我想,像我們這種愛表的人,買表不是因為自己多有錢,而是因為我們真的喜歡表,我們是在能力允許的範圍內,去買自己喜歡的表,而不是只追逐名貴的手表。當我買了一支表之後,我就會去看它的機型是什麼,研究這支表好在哪裡、有什麼缺點、演進的歷史是什麼?就會很好奇地想去知道背後所有的事情。所以我的每個表都有它的故事,都有它的趣味在裡頭。


放下得失心,坦然面對

我覺得表是拿來戴的,不是像某些有錢人是買來擺好看的,所以我手頭上的表不多,太多就戴不完了。因為我的表盒可以放10支表,我不喜歡我的表盒裡有空位,所以我手表數目現在都維持在11支,1支戴在手上,其他的就收在表盒裡。每天我都會打開表盒看看我的表,想一想明天會是什麼心情、明天會有什麼場合,然後選一支適合明天氣氛的表來戴。

我戴表幾乎都是戴一整天24小時的,只要可以防水的表,洗澡我也不拿下來,連睡覺我也會戴著。有人曾問我,不怕睡覺時敲到表?但我卻覺得,表買來就是要戴在手上,去實際感覺它的運轉、它的設計,擔心太多的話,那乾脆就不要玩表了。

對我來說,手表就好像是一個生活的出口。因為上班每天要大量用腦,其實很累。我唯一可以讓腦袋不去想公事的時候,就是把自己丟到表的世界裡頭,無論是看雜誌、上網站,或是欣賞表、把玩表,都可以讓我暫時拋開繁瑣的公事,在精神上得到休息和調劑。

在收藏手表的過程中,我也體會到一件事,就是凡事無須強求,因為你很難知道你心心念念的表何時會出現、買不買得到。以前我如果看到中意的表但沒買到,就會捶胸頓足好一陣子,但後來經歷愈來愈豐富,我就不會再因為這樣的事而煩惱、沮喪,因為該來的就會出現,該你的就是你的。

後來我發現,在工作上我也變得比較豁達。比如我們在比稿、搶案子、或是做決策,事前必須全神貫注,投入最大的努力,盡力抓住每一個機會。但如果案子最後沒有拿到,我也會坦然地面對,下一次有機會再努力。如果可以這樣想,就不會讓得失心一直影響自己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ne1201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